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元代疾疫诗谫论(3)

来源:医学新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09-2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古代用巫术治病乃是常事,元代也不例外。而从李孝光的《送陈杏林赴潮州医学教授》中可以看出,他认识到了巫术的局限性:“不用越巫驱瘴疠,家家传

古代用巫术治病乃是常事,元代也不例外。而从李孝光的《送陈杏林赴潮州医学教授》中可以看出,他认识到了巫术的局限性:“不用越巫驱瘴疠,家家传取卫生篇。”13此句表达了作者对陈杏林寄予厚望,希望他在医术上有所建树,从而改变人们常用巫术来驱瘴疠的局面。这种思想在当时是有超前认识。有学者指出“直到清代,‘瘟疫’还没有特效药。”14早于清代300余年的元代更可想而知。元代疾疫诗展现出来的人们利用各种方法对抗疾疫的事例,是元代文人在克服病魔方面做出的有力尝试。对元后乃至今人的抗疫工作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。

通过元代的疾疫诗,我们还可以发现疾疫与环境恶劣有关。李京《过七星关》有云:“闻道清时无瘴疠,行人经此不须愁。”3在古代谈“瘴”色变,一点都不夸张。瘴疠,可作两层意思讲,其一指瘴疠这种疫病本身;其二指瘴气。蓝智在《感旧答倪子原》中提到:“炎荒瘴疠地”15,在《奉酬一上人病中见寄》中则指出:“地暖瘴疠偏。”15使得人们更加了解瘴疠这种疫病的特点,从而更好的预防。

特殊地位

疾疫诗属于疾病诗的一类,自南宋方回于《瀛奎律髓》中单列“疾病诗”以来,关注文人的疾病已成学界常态。元代之疾疫诗不仅丰富了疾病诗的写作,而且从文学、医学、历史学、社会学等角度来看,均有深层意义,具有多重价值。其特别之处,体现如下。

第一,突破了前人对于疾疫产生背景的认识。元代的疾疫诗常与战争并提,前引舒岳祥诗、王冕诗、揭傒斯诗莫不如是。除此之外,傅若金在《桂林》中提到:“干戈仍岁月,瘴疠接风烟。”3丁鹤年的《咏雪三十韵》云:“尽驱瘴疠南侵越,直逞阴威北犯燕。”3疾疫是自然灾害的次生结果本是人们的共识,此二诗却向我们道明人为灾害(如战争)也有可能引发疾疫。这给我们认识和预防疾疫有很大的启示作用。

第二,体现了元人谶纬迷信的思想。疾疫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,有人甚至因此丧失性命,时人闻疫色变。戴表元的《邻友疫》向我们反映了患疫之人死后,其家人不敢放声哭吊的“俗忌”:“……乡邻拘俗忌,哭吊并无声。”3与此相对应的是元代疾疫诗中反映的元人在染疫之时,求助于巫神、道士的频繁行为。这种迷信思想泛滥不仅是当时的医术匮乏造成的,还与元代之前病人常求神问道的传统分不开,是元人在治病方面谶纬文化的体现。

第三,印证了各民族文化的互融。元代属于异族统治时期,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相当活跃。在疾疫诗的创作群体中,耶律楚材契丹族,乃贤蒙古族,丁鹤年回族。他们创作的疾疫诗与汉族诗人一道为疾疫诗与史的研究做出了贡献,体现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互融。

总之,元代疾疫诗注重心理感受和细节的描写,呈现出别样的文学性。如果说唐人只是对涉疫诗歌作了简略的局部书写,宋人将疾疫题材诗歌创作推向成熟的话,那么元人则将疾疫诗的创作作了进一步的发展。抛开疾疫给诗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,元代之疾疫诗加深了元代文学的创作。清代诗人赵翼《题遗山诗》有云:“国家不幸诗家幸。”16在流行病肆虐的可怕背景下,产生的大量带有元代元素的疾疫诗,增添了元代诗歌的创作数量,丰富了元代诗歌的写作题旨,是研究元代文学、了解元代疾疫不可忽视的一环。

1.郑玄,贾公彦.周礼注疏 [M]//阮元.十三经注疏.北京:中华书局,1980.

2.严可均.全三国文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1999.

3.杨镰.全元诗[M].北京:中华书局,2013.

4.宋濂.元史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76.5.邓绍基.金元诗选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5.

6.章培恒.全明诗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.

7.搜神记[M].马银琴,周广荣,译.北京:中华书局,2016.

8.张巧凤.论疾病对患病作家创作的影响[J].哈尔滨学院学报,2006(4):58-61.9.杨天宇.礼记译注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4.

10.刘熙.释名[M]//李昉.太平御览.北京:中华书局,1998.

11.班固.汉书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62.12.李时珍.本草纲目[M]//永瑢.文渊阁四库全书(第722册).台北: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6.

13.顾嗣立.元诗选[M]//永瑢.文渊阁四库全书(第1470册).台北: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6.

14.刘卫英.清代瘟疫、夜游神民俗叙事的伦理意蕴[J].明清小说研究,2013(4):30-40.

15.蓝智.蓝涧集[M] //永瑢.文渊阁四库全书(第1229册).台北: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6.

文章来源:《医学新知》 网址: http://www.yxxzzz.cn/qikandaodu/2020/0925/421.html



上一篇:简单还是复杂
下一篇:医学的真正作用是什么

医学新知投稿 | 医学新知编辑部| 医学新知版面费 | 医学新知论文发表 | 医学新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医学新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